2014年6月11日星期三

母親的意外…前後(一)

 
母親意外前後 一)

這一篇寫好了已兩個多月,是為記錄母親發生意外前後的概況。

遲遲未發表?是因在某程度會「觸痛」別人所謂的道德問題,要說明白便不是那麼容易而且我也知道這亦當會涉及到老人家面對尊嚴被衝擊的現實,所以,作為兒子,我是否該這樣說自己母親?

與此同時我亦想談談本地的安老服務,俾使大家思考一下,我們有怎樣的社會,那麼我們便有怎樣的未來!

事情前因是這樣的嗎?

猶記得前年(2012)十二月,母親和姐兩人在香港度假,那時她已八十六歲了在過往的十年,母親差不多每年都要回港一次,相信這對她而言,這樣折騰我是不怎願見到的。尤其近年她身體狀況已日漸羸弱,走動亦倍感艱難乏力。但母親就是不予理會,她的執拗,根本沒在意行動會有多擾人,總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多幾次返港。

即使那年年初母親已回過一次,但為了不願拂逆,為了顧及她的感受因她常常這樣說,去了今次就不知有沒有下次,而每一次這樣呢喃,其實她早在年中已作好 rehearsal 籌措,念叨念叨的說過不矣。她會用這樣的言語來提醒我,比如叫我打電話給居住在香港的姊姊處,又或叫我車她過海見見女兒,有時又話要見個細仔要見個孫……我問她,知道兒女在那?她答在港,我又問她知道自己住在甚麼地方?她也答知道在新西蘭,而我再問她在這裡又怎揸車過海?回答的就只"嗯"的一聲。我們每個人都心裏明白,是知她在想甚麼,只是沒發聲的順著她胡扯!

母親那時的活動能力可說是無杖不行,出入及上落都需有人扶助。她喜歡外出,有時我會帶她出外或到商場逛逛,而她也只能三停兩歇;雖然陪她是很耗時間,但讓她得到舒心這才是主因。所以,我想以她那時的狀況來說,回港也許多是獃著,況且香港環境比較擠亂,出外定必更為小心。加上生活現實,算有可觀收入的人,也一樣各有本身「為口奔馳」借口,若然能「賠」伴她丁點兒一天半日,那真美得不得了。至於餘下的「呆坐」,會讓她滿足嗎?而她這樣的「開心飄泊」,又是否值得?

母親來紐二十多年,身體一向健壯,她行得走得,飲得食得,總之就是個活潑人。初來時,除照料父親起居她還可在自家庭院,以栽花、種菜、養雞、拾蛋等等為樂;其餘時間便多在外溜澾,有時她亦會找附近的老外串串門子,拿的就是這些「土儀」。說來也許令人發笑,她祇是憑著那數句有限外語,和那款款融融笑意,就這樣,這班「老友鬼鬼」便算是交上了。其後父親過身,她便順理成章的在女兒處輪流居住(那時我已返港)。新環境畢竟與往日不同,因不時要看顧妹子的一對小兒女,那已沒昔時「個體戶」的逍遙自在。雖很快適應過來,但沈悶,失落與了然一身便使她想起香港,使她念著在港的兒女親人。就這樣,每隔一段日子那便「成就」了她的「習慣」。

母親到了這年紀該是沒有甚麼掛,她既可規劃自己,亦可隨意人生,然而她活得這樣瀟灑,並不一定樣樣事情都理所當然,她的「活潑」還要在這把年紀上較勁,是為些甚麼?

就是那一次,姐在港捎來訊息,說母親身體狀況似乎有點不妙,曾多日失禁,著我趕快為母親在這裡約期,待回來後好立刻去看醫生。

跌倒可引起的不快事?

母親在以往也有過一些意外,只是身體還好,痊癒相對亦會較快。母親就是這樣,意外主因多是她的漫不經心。

此前我們曾何止多次對她說,著她不論坐、立、行,都一定要小心在意;雖然她仍算得上獨立自處,她會為負氣開爐煮點東西吃,這只不過是因我有事忙著而要她稍豈料她竟以行動來作出回應。所以,每當看到她這樣「牙煙」的舉動時,心裡不其然就感到害怕。因此,我將她所需要做的事作了日程,比如早餐,午飯,奶茶,暖水,生果,開機看影碟或看電視等等都會預先為她備好;甚至連去廁所,若我在時也會幫她開燈及放下厠板。我想,這並不是縱容,也不是特別寵她,只希望不要有事就好。還有,便是提醒她早晚服藥,察看她有沒有吃過;這除怕她忘記外,另一主因亦是怕她的自把自為,她曾試過將認為不需要的藥丟或不吃,致使在某些情況下本不看醫生的也得光顧。除了這些,便是開頭說母親那漫不經心的行為,這也是妹夫常常說起的,說她俯身坐椅時總不看清楚椅子位置,及坐下來姿勢也是不好,只靠邊坐,連三份二的都坐不到,說假若有天真為此而跌倒,那就真的不得了。

待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